朱永新教授说:好的课堂要向生活延伸。阳春三月,我校黄佳娣老师结合生活实际,为36班的孩子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作文课《看图写作——放风筝》。

大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中需要攻克的难关,很多同学最头疼的就是没有内容可写,为什么没有内容可写呢?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孩子们对生活缺少敏感度。因此黄老师在本次习作推优课的教学设计中,结合班级学生自身需求,将课堂延伸到生活,选取生活中常见的活动——放风筝,让孩子体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。

课堂上,黄老师首先以一群孩子们在春日下放风筝的图画导入课堂,引导学生围绕“有序观察、放大动作、丰富想象”三个教学板块,给予了学生较为全面的习作指导,从引导学生“感受放风筝”到“提升放风筝”,让大语文的文化因子巧妙地与生活融合,实现“生活中的语文”和“语文中的生活”。

课堂上黄老师以提问的方式,让学生将观察到的画面尽情分享。孩子们通过情景演练,一起感受放风筝过程中的“托、拽、转、跑……”等动作,将放风筝的过程,通过肢体动作真实的表达出来。在这个过程中,同学们由单纯听课的学生变成了自我展示的分享者。这样不仅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同时调动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,最终实现自我能力的全面提升。

在整个教学过程中,学生已经从感受真实情境中慢慢地体会到放风筝的乐趣,带着真实的情感融入课堂,将自己想象成图画中的孩子,融情于景,与图画产生共鸣。课堂最后,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写出了生动的放风筝的场景,并跟老师同学们一起分享。

在本次习作课堂的指引下,孩子们在最美好的年龄里体验到了童年的快乐,在生活常见的活动中提高对生活的敏感度,在语文课程中去探寻语言的奥秘,在相互评议中不断解开写作的密码,最终真正找到对生活的热爱,对习作的热爱。

 

 


 

 


供稿:语文组

编辑:冯励之

审核:杨爱斌